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快三大小单双和值挑号中奖诀窍 > 新闻动态 > 一支战略偏师打出主力的效果,拖雷4万精骑三峰山聚歼15万金军_金国_蒙古帝国_进攻
一支战略偏师打出主力的效果,拖雷4万精骑三峰山聚歼15万金军_金国_蒙古帝国_进攻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20 点击次数:120
公元1229年8月,窝阔台继任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。成吉思汗时期,蒙古人已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,击落金国都城燕京,迫使金国迁都汴京(今河南开封),向西征服西辽,消灭了中亚花剌子模国,并在成吉思汗的最后岁月中,攻灭了西夏。然而,成吉思汗的最大遗憾便是未能亲自完成灭金的使命。
在蒙古对金国战争的第一阶段(1211年至1218年),蒙古铁骑已攻下金国大片疆土,黄河以北的土地几乎失守,金国的发源地东北辽东被完全占领,燕京沦陷。此时,成吉思汗任命大将木华黎继续主持对金国的战争,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力,甚至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,让他掌控太行山以南的军事决策。木华黎得以招募地方民团,强化军力,令金国陷入极度困境。
展开剩余77%第二阶段的战争(1218年至1223年),木华黎统领的蒙古大军接连突破金国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等大部分领土,直至1223年他去世,金国的战略空间进一步缩小,剩下的区域仅限陕西关中、河北南部、山西南部及河南全境。
成吉思汗在征战西夏之后,于1225年完成了对西夏的消灭。在临终前,他制定了详细的灭金战略,计划通过宋金两国的宿怨,借助南宋之力联合灭金。成吉思汗的策略是诱使金军主力集中于潼关,从汉中穿越宋境,直插金国的唐州、邓州,最终攻入金国都城汴京,迫使金国主力回援时已疲惫不堪,蒙古军队则突破黄河防线,合围并歼灭金国主力,攻占汴京,彻底灭亡金国。
两年后,公元1229年,经过权力过渡,窝阔台继任大汗,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,誓要一举消灭金国,为蒙古先祖复仇。公元1231年,窝阔台开始筹备第三次对金国的进攻,兵力与物资准备已全面就绪。这次进攻的战略大体延续了成吉思汗临终时的计划。
窝阔台与拖雷共同商议,决定将军队分为三路。左路军由按陈(窝阔台舅舅、孛儿帖之弟)指挥,从河北进攻山东,攻占济南后,扫清山东地区的残余金军势力,再继续进攻金国两淮地区;中路军由窝阔台亲自统领,从河北南下,目标直指金国的卫州(今河南新乡卫辉市),计划逼近金国都城汴京;右路军由拖雷指挥,从陕西向南进攻,借道南宋境内,穿越秦岭攻入金国的唐州、邓州,三路大军合围汴京。
与此同时,窝阔台积极展开与南宋的外交沟通,希望能借道以便军队通过。尽管曾与南宋签订过合作灭金的协议,南宋朝廷却在内部分歧中拒绝了蒙古的请求。窝阔台的中路大军作为主力,进展迟缓,而拖雷的右路军却意外成为了战争的主力军,拖雷与长子蒙哥、汉族万户刘黑马率军攻下陕西60多座城池,并很快包围了金国重镇凤翔,继而进攻潼关。
潼关驻守的金军虽有15万精兵,凤翔守军仅2万,但金国名将完颜合达与移剌蒲阿被命令无视上级指令,放弃救援凤翔。最终,凤翔沦陷,拖雷的部队继续向潼关推进。此时,由于南宋拒绝借道,拖雷决定强行越过秦岭,攻占沔州、凤州,甚至向四川发起进攻,虽然最终撤回,但这场战役已经使金国在潼关面临巨大压力。
金国在潼关的驻军无力应对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,导致金军分裂,金哀宗急令精锐部队返回汴京援救。然而,蒙古大军的快速推进,始终在金军后方进行骚扰,拖雷与速不台分兵两路在雪中不断追击金军,天气与疲劳的双重打击让金军陷入困境。最终,蒙古大军在河南禹县三峰山围困金军,并凭借精湛的战术与战术消耗,击溃了金军的主力,完颜合达战死,金国再无力挽回败局。
发布于:天津市
